广东省科技图书馆 | 咨询热线:020-37656531  
     
新材料 生物技术 环境科学 海洋科学 光机电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 交流平台
 
高含沙量岛屿海域冲刷槽的成因及其建港意义—以杭州湾湾口北部洋山海域为例
作者:徐元;    出处:海洋工程. 2001,19(1).-88-93

 
关键词:淤泥质海岸 基岩 水流 岛屿桥墩效应 岛屿峡道效应 港口平面布置 冲刷槽 成因
中文
 
文章摘要:采用1999年1-2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1996年10月底质调查资料以及1998年水下地形测图,对洋山海区岛屿间水流、泥沙及水下地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洋山海域属淤泥质海岸带的中等潮差近岸水域,缘于基岩为主体的岛屿与大流速的水流间的相互作用,其基本特征为大流速、多通道、高含沙量以及浅滩(岛屿)与深槽间布的水下地形,从潮量对比看,其主要潮汐通道南北岛链间通道为涨、落潮流共同作用且以落潮流为主的通道,小洋山-镬盖塘通道为涨潮流通道,镬盖塘-大岩礁通道为落潮流通道。基于以上认识,港口整体布局类型可分为人工岛型和单通道型,而布置起布工程时,应注意其附近小洋山-镬盖塘通道以涨潮流为主的特性,为减少对原始流场影响,以布置在小洋山岛西南侧为佳。
 
详细内容请点击全文下载...
全文下载
详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 邮编:510070
版权所有: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建议分辨率1024*768以上) 粤ICP备05059360号
互动邮箱:stlib@stlib.cn; zhangrui@stlib.cn
部门博客:http://diglib.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