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图书馆 | 咨询热线:020-37656531  
     
新材料 生物技术 环境科学 海洋科学 光机电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 交流平台
 
声跃层结构变化对深海汇聚区声传播的影响
作者:张旭[1] 张永刚[1] 董楠[1] 张健雪[2];    出处:台湾海峡. 2011,30(1).-114-121

 
关键词:海洋声学 声跃层 声速剖面 汇聚区 最小位移角
中文
 
文章摘要:根据射线理论建立了线性声速结构条件下的声跃层强度与深海汇聚区关系模型,用最小位移角讨论了海洋环境变化(如声跃层强度变化、声跃层位置变化及季节性跃层生消等)与汇聚区距离和宽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声跃层的结构变化对汇聚区特征影响很大.声跃层强度增大使汇聚区向远离声源的方向变化,跃层强度每增加0.01 s-1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增大约为3.5~5.0 km.声跃层位置变化对汇聚区的影响小于声跃层强度,与两层结构的声速剖面相比,上行结构使汇聚区向靠近声源的方向变化,声跃层上升200 m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减小约为1.0~1.5 km,声跃层越浅,汇聚区距离越近;下行结构使汇聚区向远离声源的方向变化,混合层加深200 m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增大约为1.0~1.5 km,混合层越深,汇聚区距离越远.季节性跃层的生消使近表层有负梯度、零梯度和正梯度的变化.负梯度结构的变化规律与两层结构条件下的声跃层强度变化类似,但对汇聚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正梯度结构使汇聚区在近表层出现表面声道,梯度值的增强将使汇聚区向靠近声源的方向变化.
 
详细内容请点击全文下载...
全文下载
详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 邮编:510070
版权所有: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建议分辨率1024*768以上) 粤ICP备05059360号
互动邮箱:stlib@stlib.cn; zhangrui@stlib.cn
部门博客:http://diglib.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