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磷酸盐不同补充方式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影响 |
作者:周健[1,2] 高春蕾[1,2] 李艳[1,2] 姜美洁[1,2] 张镱[3] 王宗灵[1,2]; 出处:海洋科学进展. 2011,29(4).-487-497 |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磷酸盐 光能转化效率(Fv/Fm) 毒性 |
中文 |
文章摘要:实验室条件下探讨经过磷酸盐限制后,2种不同补给方式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磷限制后,在一次性添加和脉冲式添加2种磷酸盐补充方式下,塔玛亚力山大藻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71d-1和0.63d-1,明显高于在f/2培养液条件下的0.40d;同时,一次性添加组所达到的最大生物量明显高于脉冲武添加组(P〈0.05),表明在寡磷酸盐海区,一旦磷酸盐得到丰富补充后,浮游植物会暴发性增长,极易引发赤湖。但是,2组在光能转化效率Fv/Fm值和毒素变化方面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前6d受到磷酸盐限制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其光能转换效率值Fv/Fm从0.62降至0.40,单位细胞毒素含量却是在f/2培养液条件下的6倍;而添加磷酸盐后,Fv/Fm值在3d内迅速升至0.60,细胞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单位细胞毒素含量却开始降低。至培养结束时,Fv/Fm值缓慢降低至0.40左右,单位细胞毒素含量分别为0.73和0.78pgSTXeq/个,与f/2培养液条件下的0.76pgSTXeq/个相当。HPLC测定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南海株毒素含量主要是由GTX1,GTX4,neoSTx和C2四类组分构成,其和占总毒素含量的98%以上。 |
详细内容请点击全文下载... |
全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