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原产于日本琵琶湖,1997年引入中国并繁殖成功。实践证明,池蝶蚌的育珠能力强,质量优,已在全国淡水珍珠主产地推广养殖。为了解不同投饵施肥方式所提供的食物和生存的环境,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间对池蝶蚌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9次调查。全年共检测到浮游植物103种(属),不同施肥方式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分别为:未施肥池塘在1.8×105~289.5×105 cells/L之间;施含益生菌发酵有机肥的池塘在12.9×105~705×105 cells/L之间;施发酵后的鸡粪肥池塘在5.4×105~481.6×105 cells/L之间。全年采样中未施肥池塘浮游植物密度显著低于施肥池塘的浮游植物密度;施含益生菌肥池塘与施发酵鸡粪肥的浮游植物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益生菌肥用量是鸡粪肥的一半,因此益生菌肥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且对池塘污染小。3种施肥情况的全年群落组成5,6,7月均以绿藻占优势;8,9,10月以绿藻占优势,蓝藻占次优势;11,12和次年3月以隐藻占优势。抚州池蝶蚌养殖基地四季不分明的特点,春较短,冬季较长,夏、秋、冬季分割明显;蓝藻门、硅藻门主要分布秋季,隐藻门主要分布在冬季和早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