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颗粒有机碳含量的逐日变化特征- 作者:叶翔[1] 李炎[2] 黄邦钦[2] 陈... 出处:台湾海峡. 2011,30(4).-458-466
- 摘要:根据2004—2006年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升流区追踪过程中观测的颗粒有机碳(POC)、叶绿素o(ehl一0)、总悬浮颗粒物(TSM)含量数据,3个年份夏季上升流区POC含量范围分别为0.1150~0.2444、0.1391—0.6508、0.1068~0.5350m/dm^3,其平均值比同年份其他断面POC含量...
南海中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常量元素组分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汪卫国 陈坚 出处:台湾海峡. 2011,30(4).-449-457
- 摘要:为研究南海中部沉积物中常量元素组分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南海中部中沙以南陆坡一深海盆区的表层沉积物和2根柱状样进行了Si02、A1:O。、Fe:03、TiO:、K:O、MnO、P:O,、CaCO,等常量元素组分及生物硅(BSi)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南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SiO:、A1:03、Fe:O3、Ti...
兴化湾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蔡榕硕[1,2] 白娅舒[1,2] 出处:台湾海峡. 2011,30(3).-316-323
- 摘要:根据福建兴化湾2006年12月(冬季)和2007年4月(春季)表层海水以及2007年3月表层沉积物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Hg和As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该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冬季,调查海域表层海水中cu、Pb、zn、cd、Hg、A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二阶导数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秋茄叶中总黄酮含量- 作者:范润珍[1] 林树群[2] 杨素萍[3]... 出处:台湾海峡. 2011,30(1).-138-141
- 摘要:探讨了秋茄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极谱特性,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8的硼砂底液中,以芦丁作对照品,秋茄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峰电位Ep为-1 642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波,在芦丁含量不超过1.4 mg/dm3范围内,该极谱波的峰电流(Ip)与芦丁的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
二阶导数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秋茄叶中总黄酮含量- 作者:范润珍[1] 林树群[2] 杨素萍[3]... 出处:台湾海峡. 2011,30(1).-138-141
- 摘要:探讨了秋茄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极谱特性,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8的硼砂底液中,以芦丁作对照品,秋茄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峰电位Ep为-1 642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波,在芦丁含量不超过1.4 mg/dm3范围内,该极谱波的峰电流(Ip)与芦丁的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
基于连续沥取的富钴结壳成因机制的探讨- 作者:蔡毅华 黄奕普 邢娜 出处:台湾海峡. 2011,30(1).-1-9
- 摘要:根据连续沥取实验结果及相关文献,富钴结壳的生长可用一个双阶段胶体-化学吸附模型来说明.第一阶段是混合胶体的形成及元素的清除与富集,富氧的底层水与缺氧、富Mn2+的中层水体混合,Mn2+被氧化而形成MnO2胶体,并与水柱中的Fe(OH)3、Al(OH)3、SiO2、Ti(OH)4等胶体形成多种混合胶体[MnO2-Fe...
哈氏仿对虾溶菌酶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作者:张之文 张根玉 施永海 出处:海洋科学进展. 2011,29(A01).-130-135
- 摘要:利用RT—PCR以及RACE的方法在哈氏仿对虾中分离得到1个溶菌酶序列,全长711bp,5端非翻译区长度为40bp,3端非翻译区为208bp,包括加A信号序列AATAAA与多聚A结构,开放阅读框(ORF)462bp,编码153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长度为18个氨基酸,成熟肽长度为135个氨基酸,序列中具有8个半胱氨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