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LOG算子的侧扫声呐海底线检测- 作者:张济博 潘国富 丁维凤 出处:海洋通报. 2010,29(3).-324-328
- 摘要:针对侧扫声呐数据采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边缘检测技术中LOG算子的海底线检测新方法,用于准确检测海底线从而对侧扫声呐资料进行斜距改正。通过实验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KSS31M型海洋重力仪阻尼延迟时间修正后对重力测网精度的影响- 作者:王秀东[1,2] 王真[2] 王先超[2... 出处:海洋通报. 2010,29(3).-320-323
- 摘要:对KSS31M型海洋重力仪阻尼延迟时间进行了修正,分别用修正前的110s阻尼延迟时间和修正后的60s阻尼延迟时间对南海某工区的重力数据进行了校正和处理,结果表明:用110s阻尼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校正后得到的测量精度在平差前为1.6mGal,平差后为1.0mGal,用60s阻尼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校正后得到的测量精度在...
两种水温条件下镉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 作者:孙振兴 孙鹏 出处:海洋通报. 2010,29(3).-316-319
- 摘要:分别在两种不同水温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进行了Cd2+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实验,以概率单位法求得Cd2+对菲律宾蛤仔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结果表明,在12±0.5℃水温下,Cd2+对菲律宾蛤仔的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95.05mg/L、46.87mg/L、32.65mg/L和11...
波浪在缓变海底上传播的一个简单数学模型- 作者:彭延建 刘应中 时钟 出处:海洋通报. 2010,29(3).-302-309
- 摘要:基于Liu和Shi(2008)的波浪势函数零阶、一阶近似解,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缓变海底上一维波浪传播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波浪在定常坡度的斜坡地形、双曲正切地形为例的传播、变形进行了研究。为了更逼真地描述流体质点的波动特性,将在Euler坐标系下得到的解转换至Lagrange坐标下的解,并绘制Lagra...
Mellor-Yamada模型在波浪边界层中的运用- 作者:陈杰[1,2] 蒋昌波[1,2] 刘虎英... 出处:海洋通报. 2010,29(3).-253-256
- 摘要:利用Mellor-Yamada 2.5阶封闭格式建立一维垂线波浪边界层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拟线性波作用下的层流边界层和乔治沙洲南侧海岸一侧点的波浪边界层流速分布,并同理论或其他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广泛运用于波浪边界层的研究中。
珠江口海平面特征分析- 作者:路剑飞[1] 陈子燊[1] 刘曾美[2] 出处:海洋通报. 2010,29(3).-241-246
- 摘要: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位置的四个验潮站38年的月均水位资料,利用小波方法分析水位的周期性变动成分,同时结合重标极差法与Mann-Kendall法对水位变动的持续性及趋势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网河区与口门位置水位变动的异同,揭示珠江口海平面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57-1994年间,珠江口海平面存在2~8a的显著...
不考虑局地引潮势的南海正压潮能通量与潮能耗散- 作者:佟景全[1,2] 雷方辉[3] 毛庆文[... 出处:热带海洋学报. 2010,29(3).-1-9
- 摘要:利用ECOM模式模拟南海正压M2、S2、K1、O1分潮, 对南海潮能通量及潮能耗散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M2、S2、K1和O1分潮分别有38.93、5.77、29.73和28.97GW的能通量经吕宋海峡传入南海, 并有2.42、0.36、8.67和7.86GW的能通量由南海经卡里马塔海峡传入爪哇海.由东海及吕宋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