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库

  •   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残留分布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作者:杨传胜;杨长清;杨艳秋;李刚;尚鲁宁;韩...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1):86-95
  • 摘要:东海陆架盆地位于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为一典型的中、新生界叠合盆地,盆内新生界地质成果丰硕,但中生界相关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基于近10年来的中生界研究工作,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内中生界发育特征、残留展布特点等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与描述。盆内中

  •   海底沙波分类与演化研究进展
  • 作者:单红仙;沈泽中;刘晓磊;文明征;朱超祁;...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0):73-82
  • 摘要:海底沙波普遍存在且严重危害海底工程,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为了加深对海底沙波研究的认识,总结论述了海底沙波的分类与成因,重点对海底沙波迁移的预测、观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海底沙波的成因认识逐步加深、分类逐步细化,成因及迁移过程是多种水

  •   运用DSAS和SMC分析人工岛建设对岸线变化的影响
  • 作者:杨燕雄;刘修锦;邱若峰;杨雯;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0):162-168
  • 摘要:海南岛东郊椰林人工岛建设于砂质海岸外,对海岸线变化有非常大的影响。选取5景遥感影像,运用DSAS数字岸线分析系统分析人工岛建设前后岸线变化,同时利用SMC模拟系统分析人工岛建设前后水动力变化情况,用于分析研究泥沙运移趋势。结果表明人工岛建设

  •   南海西部海盆深海沉积物物理性质初探
  • 作者:任玉宾;朱兴运;周令新;祖超;王忠涛;裴...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0):14-20
  • 摘要:针对从中国南海西部某海域2 000多米水深水域采集的柱状样和表层样进行初步分析,探究该区域海底沉积物的基本物理性质,获得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比重、孔隙比、液塑限、粒度特征等指标。结果表明:南海西部深海沉积物类型均为黏土,相比于近海沉积物,

  •   深海浅层沉积物强度贯入式原位测试装置研制
  • 作者:朱超祁;张民生;贾永刚;王振豪;魏志明;...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0):121-125
  • 摘要:自由下落式CPT测试技术(FF-CPT)是一种重要的海上沉积物强度原位测试方法。本文在FF-CPT室内试验原型样机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改进,研制了深海浅层沉积物强度贯入式原位测试装置。FF-CPT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贯入探杆、配重、耐压控

  •   内孤立波作用下南海北部陆坡沙波形成过程实验模拟
  • 作者:余乐;郭秀军;田壮才;贾永刚;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0):113-120
  • 摘要:为探究内孤立波作用下陆坡坡面沙波形成机制,在室验水槽内模拟恒定振幅下凹型内孤立波对砂质粉砂、黏土质粉砂、细砂三种沉积物坡面连续作用过程,利用超声地形自动测量分析系统(TTMS)、电阻率探针、温盐深仪(RBR·CTD)分别监测内孤立波作用前后

  •   中国边缘海沉积有机质来源及其碳汇意义
  • 作者:赵美训;丁杨;于蒙;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09):70-76
  • 摘要:中国边缘海(本文特指渤海、黄海和东海,不包括南海)是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重要碳汇。总有机质指标和生物标志物的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高值集中在近岸尤其是河口附近;海源有机质在陆架海盆处有高值,受控于海洋生产力和沉积环境。利用多参数指标

  • 进入数据库...      请浏览:命中 5867 篇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