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库

  •   大亚湾核电站运前和运转后大鹏澳海区的二氧化碳体系
  • 作者:彭云辉 王肇鼎 等    出处:海洋科学2001,25(6).-47-51
  • 摘要:根据大亚湾核电站运输运转后对大鹏澳海区春,夏,秋,冬4季的现场调查,通过测定pH和碱度计算了大鹏澳海区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浓度,并比较了核电站运转前和运转后的差别,对核电站运转前和运转后的∑CO2,HCO3^-,CO^2-3和CO2与水温,盐度以及与DO和Chla的相互关系作了讨论和比较。

  •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牺牲阳极保护研究进展
  • 作者:王伟 季明棠    出处:海洋科学2001,25(5).-18-20,33
  • 摘要:

  •   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
  • 作者:于福江 叶琳 等    出处:海洋学报2001,23(6).-32-39
  • 摘要:建立了一个地震海啸数值模式,模式包含越洋海啸传播部分和近岸海啸变形部分,在越海海啸传播部分中采用线性浅水方程,使用蛙跃格式求解,并且选择合适的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使差分格式中产生的数值频散与包辛尼斯克方程中的物理频散一致,这样在不影响海啸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节省了计算机的机时与内存。在近岸海啸变形部分的计算中,考...

  •   波浪对上部开孔带内柱的圆筒结构的绕射
  • 作者:滕斌[1] 赵明[2] 等    出处:海洋学报2001,23(6).-133-142
  • 摘要:应用透空壁内流体速度与两壁间压力差成正比的线性模型和特征函数开展方法,建立了外壁上部开孔并带有内柱的圆筒结构对波浪绕射的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外壁开孔率的大小、圆筒与内柱半径、筒内水深等因素对圆筒上总的波浪作用力和圆筒周围波浪高度的影响。经数值研究发现随着外壁开孔率的增大圆筒迎浪端的波浪高度和圆筒结构上总的波浪...

  •   末次水期盛期长江入海流路探讨
  • 作者:夏东兴 刘振夏    出处:海洋学报2001,23(5).-87-94
  • 摘要:通过对现代长江口外东海内陆架和外陆架三条地震剖面的地层和埋藏地貌分析,并经与相关钻孔和现代长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资料对比,在东海陆架研究区内未发现末次盛冰期时古长江沉积和古河谷,前人所称这长江古河谷实际上是现代潮流水道。认为当时长江很可能未曾由研究区流经东海陆架入冲绳海槽。

  •   浙江三门湾猫头深潭风暴快速沉积研究
  • 作者:谢钦春 马黎明 等    出处:海洋学报2001,23(5).-78-86
  • 摘要:三门湾频受热带风暴的影响,风暴期出现剧烈的滩冲、槽淤的泥沙交换,而在风暴后的正常天气条件下,则产生滩淤、槽冲的泥沙交换过程。通过猫头深潭(槽)9417号台风前后剖面水重复测量、沉积特征及沉积物放射性同位素(^210Pb,^137Cs)测年等资料,揭示猫头深潭风暴快速沉积(骤淤)。正常天气条件下风暴沉积产生再悬浮随潮...

  •   冰和直立结构相互作用的静冰力可靠性分析
  • 作者:李洪升[1] 郑靖明[2] 等    出处:海洋学报2001,23(4).-106-112
  • 摘要:我国渤海每年约有3个月的结冰期,冰与海洋结构的相互作用远较波浪为甚,因此有必要进行冰与海洋结构相互作用的可靠性分析,首先,采用热力学的方法根据每年实测的环境参数对海冰平整冰厚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重现期的极值冰厚采用极值统计法给出了极值分布,并与其他文献作比较,其次,以应变速率为海冰强度的主要影响...

  • 进入数据库...      请浏览:命中 3702 篇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