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库

  •   建立我国沿海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建议
  • 作者:胡建国    出处:海洋通报2001,20(5).-72-75
  • 摘要:论述了在我国沿海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风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有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监测的方法和原理,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具体建议。

  •   海底隧道施工技术及琼州海峡隧道方案的可行性
  • 作者:谭忠盛 王梦恕 等    出处: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20(4).-286-291
  • 摘要:当今世界上已建造了许多海底隧道,著名的有青函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等,还有许多海峡隧道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中,这些海峡隧道的修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首先对各种海底隧道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琼州海峡的工程地质情况与国外的施工技术,对琼州海峡隧道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

  •   采用改进的盐度场数值格式模拟珠江口盐度分层现象
  • 作者:包芸 任杰    出处:热带海洋学报2001,20(4).-28-34
  • 摘要:采用基于Backhaus的三维斜压模式计算珠江口水动力特性,重点模拟了夏季丰水期盐度分层现象;改进了原模式的盐度差分格式和方程,采用二阶精度差分格式并引入了物理扩散项。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盐度差分方程能较好地反映珠江口盐度成层现象。

  •   南沙群岛海域夏季沉降颗粒的垂直通量
  • 作者:林洪瑛 程赛伟 等    出处:海洋通报2001,20(3).-36-39
  • 摘要:根据1999年7月航次在南沙群岛海域现场投放沉积物捕获器所取得的样品及分析结果,计算了南沙群岛海域夏季沉降颗粒的垂直通量、沉降颗粒中有机碳、总磷、有机磷的垂直通量,以及沉降颗粒中有机碳的百分含量,通过与南海其它海区及南沙群岛海域不同季节的沉降颗粒垂直通量作比较,认为南沙群岛海域沉降颗粒的垂直通量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的...

  •   海底管道维修技术设备
  • 作者:马肇援    出处:油气田地面工程2001,20(3).-11-13
  • 摘要:目前,已研究出了多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维修的方式方法,维修的方式有水下维修和水上维修两种,水下维修是由潜水员在水下作业舱中完成;水上维修是将受损作管道提升到作业船上修复,海底管道维修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取决于管道管径,水深,海底埋设深度,破坏的程度和类型,破坏的位置,采取的维修措施是应急性的还是永久性的,要求的维修时间以及...

  •   PEIOS系统远程用户信息集成若干问题的探讨
  • 作者:陈晓翔 邓孺孺 等    出处:热带海洋学报2001,20(2).-60-65
  • 摘要:PEIOS系统是珠江口海域立体监测技术示范系统,其总体是研制一个以水质监测为核心,以珠江口水域为监测范围的河口区近海洋环境监测东范系统,该系统接收多种来源的远距离观测数据(卫星,岸基雷达,自动气象站,自动水质测试仪等),并具有数据实时更新的能力,它的远程用户模块可通过可电话拨号连接主数据库,进行相关的空间信息查询与...

  •   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框架研究
  • 作者:李巧推[1] 刘百桥[2] 等    出处:海洋通报2001,20(2).-51-57
  • 摘要:针对海洋管理的实际需要,根据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对信息系统的技术和利用水平,系统画了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介绍了各类空间数据的组织原理与组织方法,建立了系统建设应遵循的技术标准体系,对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指导性解决方案,认为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首先立足于系统工作建设,利...

  • 进入数据库...      请浏览:命中 3702 篇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