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库

  •   长江口自适应网格的构造与水流和泥沙冲淤的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
  • 作者:刘卓 郭冬建    出处:海洋学报1999,21(4).-96-105
  • 摘要: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利用,河口海岸动力学问题,如航道淤积、河口演变、港湾建设及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等,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这些海岸环境问题的理想工具之一,但由于河口区域的海岸线和河岸线的形状非常复杂,加上众多的岛屿,给模式网格的划分造成很大的困难。为此,我们将自适应网格的生成方法应用于河口港湾的数值...

  •   长江口浑浊带的形成机理与特点
  • 作者:潘定安 沈焕庭    出处:海洋学报1999,21(4).-62-69
  • 摘要:泥沙积聚再悬浮是长江口浑浊地带形成的主要机理。促使泥沙积聚有径流潮流相互作用和盐淡水交汇混合两种机制,前者形成潮汐浑浊带,后者形成盐水浑浊带。长江口浑浊带是具有两种不同机制的盐潮复合浑浊带。长江口浑浊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   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224Ra的分布及其应用
  • 作者:陈性保 黄奕普    出处:海洋学报1999,21(4).-54-61
  • 摘要: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体中^224Ra的分布,发现同世界其他河口一样,^224Ra在九龙江河口区呈非保守行为;同时发现^224Ra-S关系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显著;与世界其他河口相比,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中^224Ra含量偏高;用九龙江河口区海端溶解态^224Ra估算九龙江河口水流向外海的流速在夏季为2.5cm/s,冬...

  •   东太平洋CC区1787号岩心的微体化石及地层层序
  • 作者:程振波[1] 蓝东兆[2]    出处:海洋学报1999,21(4).-131-135
  • 摘要:

  •   台湾浅滩阻塞作用的初步研究
  • 作者:张庆华 陈水明    出处:海洋学报1999,21(4).-121-124
  • 摘要:

  •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底冲蚀沟发育的动力机制探讨
  • 作者:常瑞芳 崔青    出处:海洋学报1999,21(3).-90-97
  • 摘要:根据老黄河口外水下三角洲海底冲蚀沟的地貌特征,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其形成发育机制。结果表明,波浪近底流通是冲蚀沟形成发育的主导因素,冲蚀沟内的湍流及其次生的横向环流构成了复杂的流场,由此产生的边界切应力对冲蚀沟的侵蚀及沉积物的悬浮,扩散起重要作用,冲蚀沟的断硐怀流场结构密切相关。

  •   悬沙水体不同波段反射比的分布特征及悬沙量估算实验研究
  • 作者:傅克付[1] 荒川久幸[2]    出处:海洋学报1999,21(3).-134-140
  • 摘要:

  • 进入数据库...      请浏览:命中 3702 篇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