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佛设计出变色软体机器人- 作者:华凌 出处:科学大观园. 2012(20).-75-75
- 摘要:受海洋生物章鱼、墨鱼和鱿负的伪装技能的启发,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机器人,主体柔软似橡胶,可灵活自如地爬行,并且伪装自身躲避红外摄像机。该论文的作者乔治·怀特塞兹教授说,常规的机器人相当多的是用来开发海洋,虽然这些机器人各种各样,
水下机器人在深水海底电缆维修中的应用- 作者:王丹 出处:科技资讯. 2012(20).-20-21
- 摘要: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向深水区域的发展,对于包括海底电缆、海底油气输送管线、水下井口等在内的水下设施的维修工作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实用的水下作业工具,能够在深水海底电缆维修项目中代替饱和潜水作业,并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其在海洋石油工程项目中的作用将越发重要。
我国最先进科考船“科学”号交付使用- 作者:无 出处:中国科技信息. 2012(20).-12-12
- 摘要:9月29日,青岛奥帆中心港口,红白两色的"科学"号披着朝霞,静静停泊在岸边。这艘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吨位4471吨,续航力1.5万海里,造价5.5亿元,当日由武船集团交付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使用。
模糊神经网络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系统设计——海底管道腐蚀监测系统- 作者:魏先民 出处:潍坊学院学报. 2012(2).-21-23
- 摘要:系统利用三组超声传感器和漏磁传感器获取原始信息,对多路原始信息进行小波变换和频谱分析,提取时域、频域的多种不同属性参数,并从中选择与输油管道腐蚀程度相关度大的特征参数。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监测海底输油管道的腐蚀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输油管道腐蚀程度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
面向海洋科学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黄贵秋 张海燕 出处:江西化工. 2012(2).-172-175
- 摘要:结合海洋科学专业的特点,探索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从而提高了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GSP王子公司深水勘查技术服务获认可- 作者:梁熙 出处:石油与装备. 2012(2).-119-119
- 摘要:“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经黑海海底到保加利亚上岸,然后通过两条支线分别通往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其中海底管道总长925km,陆上管道总长超过2,000km,建设费用逾150亿欧元,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630亿立方米。
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升降鳍板系统设计- 作者:吴腰明 查冬云 出处:科技与管理(武汉). 2012(2).-1-6
- 摘要:对海洋科学考察船升降鳍板系统中的机械部分的主要部件一鳍板、提升机构、锁紧机构、辅助绞车、机械锁紧装置进行了设计,克服了传统的“轴一舵”式鳍板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