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渔业领域地理信息系统文献统计分析- 作者:张桂芬[1] 乔秀亭[2] 林月娇[2]...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28(5).-51-52
- 摘要:文章以“地理信息系统”并“渔业”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对检索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信息系统在渔业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自1982年开始逐年增多,进入21世纪,进展较之前明显加快,但研究力量仍旧相对薄弱,相关项目支撑更多来源于国家层面。
海域转化为土地的不同类型及法律适用——兼谈对《海域法》第三十二条的理解- 作者:赵晓光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28(5).-31-35
- 摘要:海域转化为土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和法律意义。这种转化既有自然形成与人为所致之分,又有非法填海与合法造地之别,对合法填海造地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复合型造地与独立型造地,海域转化为土地的不同类型在适用法律规范时必然存在差异。
围填海造地工程施工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连云港连云新城围填海项目为例- 作者:吴涛 赵新生 张彦彦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28(5).-26-30
- 摘要:由于围海造地是在短时间、小尺度范围内改变自然海岸格局的工程,此类工程严重破坏自然系统,给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文章从实际工作的研究范畴出发,探讨围海造地对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为我国围海造地项目的健康进行提供在保护生态环境领域的理论支持。
海域使用论证中论证等级确定的探讨- 作者:贾后磊[1] 张志华[2] 王健国[3]...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28(3).-13-16
- 摘要:依据海域使用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分析了《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试行)中论证等级判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采用用海方式、用海规模和项目所在海域特征为判据,同时考虑项目涉海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海域使用论证等级划分的具体方法。
构建我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初探- 作者:邹和平 牟林 董军兴 王园君 宋军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28(11).-23-27
-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通过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海量...
浅论江苏新海洋型工业理论基本特征- 作者:张名亮[1] 古龙高[2] 张振克[3]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28(1).-76-78
- 摘要:江苏新海洋型工业理论着力探讨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和海洋开发新的途径,着力体现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欧洲国家的海洋观测系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李慧青 朱光文 李燕 高艳波 葛运国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28(1).-1-5
- 摘要: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率日益凸显,而完善的海洋观测系统和环境信息是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欧洲地区5个典型海洋观测系统的实例,分析了欧洲海洋观测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并指出了其对我国海洋观测系统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