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钓鱼岛东北冷涡特征及其生长消亡规律- 作者:张艳胜;于非;司广成; 出处:海洋与湖沼. 2017,48(03):454-464
- 摘要:利用1987到2011年期间7个航次的调查数据揭示了夏季钓鱼岛东北海域存在冷涡的事实,首次将其命名为钓鱼岛东北冷涡,并初步分析了钓鱼岛东北冷涡特征及其生长消亡规律。结果表明:钓鱼岛东北冷涡是由底层海水涌升形成的中尺度冷涡,但其凸起的温盐等值
西北太平洋红外辐射计海表温度数据交叉比对分析- 作者:奚萌;宋清涛;林明森;邹斌;李文君;徐玉... 出处:海洋与湖沼. 2017,48(03):436-453
- 摘要:本文将西北太平洋海域作为研究区域,以2003—2009年的三个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红外产品(AVHRR Pathfinder/NOAA,MODIS/Terra和MODIS/Aqua)为研究对象,
基于CART方法计算的黄河淡水水龄在渤海的分布变化特征- 作者:门光;万修全;马伟伟;王悦; 出处:海洋与湖沼. 2017,48(03):423-435
- 摘要:通过计算黄河淡水在渤海内部的水龄变化,能够进一步了解由黄河口排出的溶解性污染物在渤海中的输运时间和分布规律。利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数值模型,加入了基于CART(the constitue
南海北部陆架坡折带潮流和低频流特征分析- 作者:张丛;鲍献文;丁扬;毕聪聪;万凯; 出处:海洋与湖沼. 2017,48(02):221-231
- 摘要:利用旋转谱分析、调和分析和低通滤波的方法,对1987年8月至1988年1月南海北部东沙附近陆架坡折带处定点海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区域定常余流、潮流和低频流的特征。各观测层次定常余流基本为西向流,垂向呈现较强的正压性。潮流以日分潮和半
MASNUM-WAM海浪模式集合Kalman滤波同化研究——Ⅱ.集合样本对同化效果的影响- 作者:孙盟;尹训强;杨永增;吴克俭;孙宝楠; 出处:海洋与湖沼. 2017,48(02):210-220
- 摘要:背景误差相关结构的确定是影响海浪同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集合Kalman滤波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同化方法,其可以对背景误差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估计,现已广泛应用于海洋和大气领域的研究。本文基于MASNUM-WAM海浪模式,分别采用静态样本集合Ka
基于最优特征选择与支持向量机的钱塘江涌潮检测算法- 作者:高鹏;王瑞荣;王培力; 出处:水利水电技术. 2017,48(01):40-45
- 摘要:以设计一种全新的背景模型算法为目标,依据图像像素特征之间的差异,使用高斯核函数获取像素特征的概率密度,统计不同区间的密度估计值,从特征池中选择适合的像素特征组成特征模板图,以输入视频流中对应位置的像素特征值作为输入量,使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固定
基于CEEMD-BP神经网络的海温异常预测研究- 作者:李嘉康;李其杰;赵颖;廖洪林;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47(24):163-171
- 摘要:海洋表面温度(SST)具有非平稳、非线性的特征,对处理和预测造成了很大困难.将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对东北太平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这两区域的月平均海洋表面温度距平序列(SSTA)进行模拟预测研究:首先应用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