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WAN模型中不同风拖曳力系数对风浪模拟的影响- 作者:丁磊;于博; 出处:海洋学报. 2017,39(11):14-23
- 摘要:本文以荷兰哈灵水道海域为实验区域,通过敏感性实验,研究了在14m/s、31.5m/s和50m/s(分别代表一般大风、强热带风暴和强台风的极端条件)定常风速下SWAN模型中不同风拖曳力系数对风浪模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近岸浅水区域(水深
台湾以东黑潮的低频变化及机制研究- 作者:许灵静;齐继峰;尹宝树;杨德周;陈海英; 出处:海洋学报. 2017,39(09):15-25
- 摘要:本文基于AVISO(Archiving,Valid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1993-2015年间的海表面绝对动力高度数据,研究了台湾以东黑潮的低频变化
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数据反演北极海冰漂移速度- 作者:王利亚;何宜军;张彪;刘保昌; 出处:海洋学报. 2017,39(09):110-120
- 摘要:本文基于最大互相关法,利用海洋二号(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37GHz通道多时相垂直极化亮温数据,获取了北极海冰漂移速度。采用2012年和2013年国际北极浮标计划海冰现场观测数据,对利用微波辐射计亮温资料反演的冬季北极海冰漂移速度进行
波浪诱发松散海床渐进式液化的数值分析- 作者:栾一晓; 出处:海洋学报. 2017,39(09):101-109
- 摘要:近海区域广泛分布着第四纪新沉积的松散海洋土,波浪荷载作用下松散海床会发生液化进而对近海结构物的稳定性存在巨大威胁。本文采用中国科学院流体-结构-海床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模型FSSI-CAS 2D,选用Pastor-Zienkiewicz-Mar
南印度洋中尺度涡统计特征及三维合成结构研究- 作者:胡冬;陈希;毛科峰;李妍;张守业;洪森; 出处:海洋学报. 2017,39(09):1-14
- 摘要:南印度洋是海洋中尺度涡的多发区域。本文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及Argo浮标资料,对南印度洋(10°~35°S,50°~120°E)区域中尺度涡的分布、表观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合成方法,构建了该区域中尺度涡的三维温盐结构。结果表明,涡旋频率
叠加风场在南海台风浪数值后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其松;邓家泉;刘诚;严军;叶荣辉;陈秀... 出处:海洋学报. 2017,39(07):70-79
- 摘要:根据经验风场与NCEP再分析风场的优缺点,采用两者相叠加的方式构造了一种叠加风场,与实测风速资料对比验证显示该风场精度较高。以叠加风场数据为输入,采用WAVEWATCH Ⅲ模式对南海海域有显著影响的8场台风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叠加风场计算南海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北极海冰的可能影响- 作者:罗蕊;祁莉;张文君;何金海; 出处:海洋学报. 2017,39(07):53-69
- 摘要:本文利用1950-2015年间Hadley环流中心海冰和海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北极海冰的可能影响,并从大气环流和净表面热通量两个角度探讨了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在ENSO事件发展年的夏、秋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