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地海表温度异常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模拟研究- 作者:宋攀;钟中;齐琳琳;孙源;王晓丹; 出处:气象科学. 2017,37(06):735-741
- 摘要:本文以热带气旋"鲇鱼"(2010)为例,利用WRF模式和"鲇鱼"移动路径上不同的局地海表温度(SST)强迫进行了敏感性数值模拟。控制试验(CTRL)采用NCEP的SST强迫,敏感性试验分别在"鲇鱼"登陆菲律宾前的路径上增加(EXP1)和减小
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气候变率对海温异常模响应的研究- 作者:胡派;余锦华;王晨稀; 出处:气象科学. 2017,37(06):727-734
- 摘要:基于1980—2014年的哈德莱中心海冰及海温的月平均SST资料,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的best-track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利用广义平衡反馈方法(GEFA)研究南印度洋热带气旋(TC)生成频数对海表温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 作者:许军;桑金;刘雷; 出处:海洋测绘. 2017,37(06):13-16
- 摘要:基于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与blending同化法,采用逐步同化卫星测高沿迹分析结果、中期验潮站成果与长期验潮站成果的方式,构建了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1'×1'的13个主要分潮的精密潮汐模型。精度评估表明11
利用drifter资料分析南海北部涡旋特征- 作者:刘玉红;谭成伟;冯伟伟;佟晓辉; 出处:海洋测绘. 2017,37(05):80-82
- 摘要:利用卫星跟踪的drifter表面漂流浮标轨迹资料,对南海北部的涡旋特征进行了时空分布统计分析,特别是卫星高度计资料无法分辨出的次级中尺度涡旋的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其动力机理。研究发现南海北部半径小于10km的次级涡旋要占所有涡旋的绝大部分,涡
利用珊瑚生长率重建西沙海域工业革命以来的海温变化- 作者:张会领;余克服;施祺;陶士臣;严宏强;刘... 出处:热带地理. 2017,37(05):701-707
- 摘要:以南海北部西沙群岛永兴岛发育的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为材料,构建了珊瑚骨骼生长率温度计,并以此为基础重建了工业革命以来(1880―2007年)西沙海域SST变化序列。结果发现:1880―2007年,西沙海域SST的波动范围
印度洋海表热力变化对红水河天一电站流量的影响- 作者:李树山;荣艳淑;唐红兵;胡玉恒;徐亚男; 出处:气象科学. 2017,37(05):691-699
- 摘要:基于1936—2014年红水河天一电站流量与印度洋海表温度的相关分析,构建了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关键区指数(ETIOI)。研究表明,该指数与电站流量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持续的和稳定的反相关关系。对ETIOI的冷暖位相年合成分析表明,当ETIOI处
基于GPS信噪比反演海平面高度研究- 作者:刘立龙;封海洋;陈伟清;吴丕团;陈香萍;... 出处: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7,37(04):629-634
- 摘要:对反演所需数据的选择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L-S谱分析方法结合GPS L2波段观测值和验潮站验潮数据对海平面高度进行反演并评定其精度。结果表明:依据站点观测环境、接收机观测卫星的天空视图以及有效反射区域反算的卫星高度角可以较好地对反演所需的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