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水化学的东海岛海水入侵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南学良;杜军;李培英;张志卫;李平; 出处:水文. 2017,37(04):52-56
- 摘要:海水入侵对海岛海岸带地区地下淡水以及生态景观的变化存在重要影响,是该区域重要的灾害地质问题之一。海水入侵区域由于受到不同时段、地段地下淡水补给等可变因素影响,具有时空变化的特性。以东海岛东南部为主要研究靶区,利用三线图法对该区域2012年1
西北太平洋温盐多模式集合预报- 作者:田志光;吴宝勤; 出处:海洋测绘. 2017,37(04):39-42
- 摘要:借鉴大气集合预报中的多模式集合预报思想,开展了海洋数值模式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将数据分频集合技术方法应用于6个海洋模式的海洋环境预报中,并以Argo实测资料对集合预报效果进行了验证。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预报的温盐精度明显提高,预报效
从波浪到厄尔尼诺- 作者:吴克俭;石永芳;张晓爽; 出处:海洋气象学报. 2017,37(03):8-14
- 摘要:绕极流海域存在全球最大的波浪输运量,遇陆地阻隔,在大洋东岸形成连接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涌浪的经向输运通道。本文分析了存在于南极绕极波(ACW)中的波浪信号以及来自绕极流海域涌浪的东向强化特征,并进一步从理论分析及定性计算的角度研究了波浪诱导的
基于地震自动速报和COMCOT模式的南海地震监测与海啸模拟平台开发- 作者:陈建涛;苏柱金;黄腾浪; 出处:华南地震. 2017,37(03):55-62
- 摘要:介绍由广东省地震局开发的南海地震监测与海啸数值模拟平台,该平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于国家地震自动速报备份系统的南海地震实时监测平台,全天候实时监测南海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地震自动速报,如果震级达到6级以上,平台发出声音报警,并预留短信接口,
余水位时变统计规律分析及水位预报方法改进- 作者:赵祥鸿;暴景阳;王一丁;董晓光;卞国旗; 出处:海洋测绘. 2017,37(03):36-39
- 摘要:论证了余水位提取对选用潮高模型的依赖性,以验潮站实测数据分析计算了余水位的时域统计规律和空间统计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以协因数为技术指标,余水位具有较明显的时空相似性或一致性特征。基于余水位统计特性和配置原理,设计了未来时段水位预报的改进方法
越南沿海若干验潮站长期观测资料的潮汐分析- 作者:李大炜;李建成;团文征; 出处:海洋测绘. 2017,37(03):29-31+52
- 摘要:为掌握越南沿海潮汐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利用越南沿海HONDAU、HONNGU、DANANG、QUYNHON、VUNGTAU和RACHGIA共6个验潮站长期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计算了主要分潮O1、P1、K1、Q1、M2、S2、N2、K2以
通过WCEE跟踪国际海啸研究动态及我国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的思考- 作者:任叶飞;张鹏;温瑞智;徐朝阳; 出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37(03):182-198
- 摘要:近年来,世界上发生了多次破坏性海啸,例如2010年智利南部Mw8.8级和2011年东日本Mw9.0级地震海啸,引起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防灾减灾研究已成为国际热点课题,2008年至今连续3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WCEE)上均有大量海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