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湾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及重点区域风险分析- 作者:蒋昌波;赵兵兵;邓斌;伍志元; 出处:海洋预报. 2017,34(03):32-40
- 摘要:基于Delft3D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北部湾海域的台风风暴潮数学模型,同时根据进入北部湾海域67 a(1949—2015年)历史台风资料,采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构造55场台风进行风暴增水计算,并选取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铁山港与最频繁的涠洲岛进行了
北太平洋中尺度涡温度垂直结构区域差别分析- 作者:郑聪聪;訚忠辉;梁永春;崔侦久;孟娜; 出处:海洋预报. 2017,34(03):10-16
- 摘要:利用在北太平洋海域(120°E~100°W,10°~60°N;)19a间(1993—2011年)识别追踪出的中尺度涡,结合该区域内的Argo浮标资料,初步探索了北太平洋不同区域之间涡旋垂直温度结构的差异性。通过对比北太平洋4个小区域(副热带
马尼拉海沟潜在地震海啸对我国华南沿海危险性研究- 作者:张鑫;毛献忠; 出处:海洋预报. 2017,34(02):43-50
- 摘要:采用COMCOT模型建立南海多重嵌套网格对马尼拉海沟潜在震源进行数值模拟,评估马尼拉海沟地震海啸对我国华南附近海域的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尼拉海沟地震震源深度为33~40 km时,地震引发的海啸危险性最大;在此基础上,设置5种马尼拉海
基于WENO格式的高精度高分辨台风风暴潮数值模式- 作者:王如云;汪天;吴楚敏;羌丹丹;周钧;张鑫... 出处:海洋预报. 2017,34(02):21-26
- 摘要:考虑到台风风暴潮在近岸浅水地区的非线性效应,基于无结构网格,通过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WENO数值格式对二维浅水方程进行空间离散,并利用三阶的Runge-Kutta格式进行时间离散,最后利用Rogers方法解决复杂海底地形造成的通
新核定风暴潮警戒潮位的筛选及适用性研究- 作者:付翔;车助镁;丁俊;李明杰;李涛; 出处:海洋预报. 2017,34(02):1-9
- 摘要:提出了一套风暴潮新核定警戒潮位值的预警报应用方法,并以浙江省为例,从国家中心的角度分析选取了预警报发布站及其发报警戒值,为沿海新警戒潮位值的预警报应用提供借鉴。
浅谈上海应对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作者:王军;黄海雷;张呈;刘津铭;严婧;耿龙; 出处: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34(01):92-96
- 摘要:风暴潮灾害是主要海洋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和威胁着沿海城市安全。上海积极防御和处置风暴潮灾害,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已摸索出一些成熟的做法。为了能使各沿海城市得到借鉴,科学应对风暴潮,文章简单分析了风暴潮灾害对上海造成的影响,根据上海市近年来应对
裂流的研究综述- 作者:孟凡昌;李本霞; 出处:海洋预报. 2017,34(01):82-89
- 摘要:详细回顾了各国在裂流方面的研究和成果,着重介绍了几个比较典型的经验预报方法:LURCS、ECFL LURCS、modified ECFL LURCS、CAP-LURCS以及两个数值模型FUNWAVE、XBeach,期望能对发展我国自己的裂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