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锥体海洋平台结构冰荷载的离散单元分析- 作者:李晔; 出处:船舶力学. 2017,21(10):1254-1262
- 摘要:在冰区油气开发中,锥体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冰力,避免强烈的冰激振动,是目前渤海油气平台的主要结构形式。为研究海冰与锥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文章建立了适用于模拟海冰破碎特性的离散单元模型。该模型将海冰离散为若干个具有粘接-破碎功能的颗粒单元,并通
不同浸没深度下水平圆柱体的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作者:胡克;付世晓;许玉旺;马磊鑫; 出处:船舶力学. 2017,21(10):1190-1198
- 摘要:顺应式的漂浮柔性圆柱型结构物,如深海养殖结构物的浮圈结构、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浮体部分等,大多是部分浸没的。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对部分浸没圆柱的水动力特性了解甚少,也使这些新型结构物在设计和分析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文章利用在拖曳水池中对水平圆
北极遥感海冰密集度数据的比较和评估- 作者:赵杰臣;周翔;孙晓宇;程净净;胡波;李春... 出处:遥感学报. 2017,21(03):351-364
-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夏季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船在北极东北航道走航观测的海冰密集度数据(OBS-SIC),初步评估了7种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海冰密集度产品(PM-SIC)。7种PM-SIC因传感器和反演方法不同,分辨率差异较大(4—25
基于NSIDC海冰产品的FY北极海冰数据集优化- 作者:翟召坤;卢善龙;王萍;马丽娟;李多;任玉... 出处: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19(02):143-151
- 摘要:北极海冰对全球气候起着非常重要的调制作用,海冰范围是海冰监测的基本参数。近40年,北极地区持续变暖,北极海冰显著减少,进而引发北极自然环境恶化、北半球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和气候问题。准确获取北极海冰范围及其演变趋势,确定
“一带一路”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综合防灾减灾研究- 作者:张鑫;凌敏;张玥; 出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9(01):81-87+91
- 摘要: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以历史灾情数据和国内沿海城市特征为基础,分析"一带一路"国内沿海城市风暴潮灾情影响因素,深入探讨风暴潮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孕灾环境稳定性,剖析风暴潮灾害链式反应过程,最后提出信息保障、政策保障、工
基于随机事件集的风暴潮重现期计算的合理性研究(英文)- 作者:李旋;龚茂珣;亢兴;陈昞睿; 出处: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7,19(01):24-36
- 摘要:为了研究随机事件集实际应用于计算南通如东岸段风暴增水的合理性问题,基于ADCIRC模型模拟影响南通如东岸段基于随机事件集的风暴增水,然后利用P-Ⅲ型曲线对年增水极值进行拟合,得到各典型重现期下的增水值,并与由28年历史资料拟合得到的各重现期
东南印度洋海域冬季水文特征及其水团分析- 作者:姚沫如;高郭平;Helen E.Phil... 出处: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8(02):170-176
- 摘要:为了研究东南印度洋海域冬季水文特征及其水团结构,利用澳大利亚海洋与南极研究所2012-2013年南半球冬季在东南印度洋观测得到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温度呈现明显的北高南低态势,次表层均存在较强的温度、盐度、密度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