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多种能源的混合式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研究- 作者:王冠杰;朱永强;王欣; 出处:太阳能学报. 2017,38(08):2297-2302
- 摘要: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方式存在效率低、工程建设难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海洋能综合发电系统。方案以海洋温差能发电为基础,将太阳能、风能和海流能等多种新能源发电方式融入到系统中,并对该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举例对系统能耗和产物
瓯飞围海潮汐电站能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 作者:郑晨;于华明;宋彦;王璐;于海庆; 出处:太阳能学报. 2017,38(07):1893-1900
- 摘要:采用考虑实际潮汐发电过程的能量数值估算方法,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的基础上对围海工程造成的海洋环境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并且估算瓯飞海域的潮汐能储量和技术可开发量。研究结果表明,瓯飞潮汐电站的建设对瓯飞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大。瓯飞海域潮汐能理论蕴藏
双轴铰接波浪发电装置能量吸收参数优化研究- 作者:黄印;唐友刚;何鑫;陈勃任; 出处:太阳能学报. 2017,38(07):1885-1892
- 摘要: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双轴铰接波浪发电装置多体水动力模型。将其能量捕获系统等效成刚度-阻尼模型,对其进行不规则波浪海况下的时域数值计算。对比不同波浪入射角、刚度和阻尼取值对波浪发电装置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90°
直流纳电网技术在波能装置群中的应用- 作者:王坤林;游亚戈;王孝洪;田联房; 出处:太阳能学报. 2017,38(07):1877-1884
- 摘要:根据波能装置液压发电系统的特性,提出由蓄电池组支撑的直流纳电网技术。波能装置群采用直流并网与传输,可以接受周期波动的波浪能功率,效率、可靠性、电能质量均较高。纳电网蓄电池可解除波能装置群发电功率与纳电网逆变器的馈网功率,各装置负载可简化为纳
海洋平台地基抗震适宜性诊断方法- 作者:辛峻峰;韩兆林;焦煜;张子捷;高冬月; 出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8(06):93-97
- 摘要:对海洋平台的地基抗震适宜性诊断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基于灰色理论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技术构建了诊断理论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灰色统计技术建立测评矩阵,继而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来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模糊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使得诊断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海岸带整治修复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作者:贾思杨;李家;郝杰;尹晶; 出处:软件. 2017,38(06):66-69
- 摘要:针对我国丰富的海域海岛海岸带资源因人类过度开发利用,无序利用,以及恶劣天气增加等原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目前的海洋监测信息化系统仍相对落后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海岸带整治修复数据,结合海洋监测部门的专题数据,开展海岸
滨岸带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作者:王斐; 出处:水道港口. 2017,38(06):632-638
- 摘要:过度的开发利用水陆资源使得原有河流、湖周、水库和海岸滨岸带坡受到破坏,传统的硬化护岸极大的损害了滨岸带的生态功能,滨岸带生态工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亲睐。通过对滨岸带生态护岸的认识,护岸植物设计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芦苇的湿地价值、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