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膜法海水淡化中试研究- 作者:尉凤珍;刘运东;张立江; 出处:中国给水排水. 2017,33(23):47-50
- 摘要:采用超滤及反渗透膜法技术处理某钢铁厂热法海水淡化产生的浓水,浓水温度约为42℃,预处理采用冷却塔将原浓水温度分别降至32和28℃,分别采用一级和二级反渗透进行处理,考察了温度、反渗透级数对产水中氯离子浓度的影响,一级和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
两级膜法海淡系统的能耗及回收率模拟研究- 作者:陆彬;杨志峰;沈小红;王如华; 出处:中国给水排水. 2017,33(21):72-78
- 摘要:膜法海水淡化系统设计的关键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并提高回收率。试验建立了两级膜法海水淡化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计算分析,研究了能量回收装置、二级反渗透浓水回流措施及一、二级反渗透工况运行参数对系统比能耗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能量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叠后烃检技术在渤海QHD33_34构造的应用- 作者:张京思;赵家琳;蔡少武;于娅; 出处:海洋地质前沿. 2017,33(12):60-65
- 摘要:渤海中北部海域的QHD33/34构造位于石臼坨凸起中段及中段东南部斜坡带上。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石臼坨凸起浅层发育一系列NE向、近EW向晚期活动断层,在斜坡带浅层明化镇组形成了多个断鼻、断块型圈闭,但是构造圈闭面积总体较小、幅度低,并且受断层
琼东南盆地深水油气勘探中复杂地震多次波特征及压制对策- 作者:刘金朋;方中于;钟明睿;赵明;邓敏;杨薇... 出处:海洋地质前沿. 2017,33(12):53-59
- 摘要:深水已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但其复杂的地震多次波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中深层成像。近来基于地震波动理论的多次波压制技术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并通过匹配相减的方法衰减多次波,具有更好的保幅性。但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仍面临诸多多次
东非坦桑尼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作者:汪立;屈红军;张功成;赵冲; 出处:海洋地质前沿. 2017,33(12):46-52
- 摘要:近几年,东非海岸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以收集到的盆地最新地质基础资料和油气田资料为依据,归纳总结该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含油气系统特征,预测其勘探前景。研究认为
渤海湾盆地庙西南洼古近纪沟谷特征及对近源碎屑沉积的控制- 作者:张宝;王冠民;付尧;李佳伟;熊周海; 出处:海洋地质前沿. 2017,33(12):37-45
- 摘要:为了更好地预测低勘探区有利砂体的展布,在综合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庙西南洼古近系的沟谷特征及其对近源碎屑沉积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郯庐断裂近EW向垂直相交的大型基底断裂在古近纪表现为长期拉张沉降特征,形
南黄海中部隆起CSDP-2井中—古生界烃源岩精细评价- 作者:肖国林;蔡来星;郭兴伟;吴志强;董贺平;... 出处:海洋地质前沿. 2017,33(12):24-36
- 摘要:CSDP-2井是在南黄海中部隆起上首钻的全取心深钻,在新近系之下钻遇下三叠统青龙组—上奥陶统多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钻井揭示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可溶有机物分析及生烃强度计算证实,中部隆起发育倾油型的青龙组上段灰岩、上奥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