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李世泽;甘日栋;李桂森; 出处:桂海论丛. 2017,33(02):49-56
- 摘要: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但海洋经济规模较小,海洋产业结构层次和海洋资源开发效益较低,与沿海发达省份海洋经济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文章在分析广西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人才、体制政策等瓶颈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统筹规划、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水污染的“海洋边界效应”——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王茜;罗连化;杨永福; 出处:生态经济. 2017,33(02):108-111+117
-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但海洋污染正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多数海洋污染来自陆源污染的背景下,如何明确海洋污染防治的权责问题值得深究。基于"搭便车"现象和政府污染治理效果的观察,通过分析2003-20
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新技术助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 作者:闫桂京; 出处:海洋地质前沿. 2017,33(01):70
- 摘要: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项目圆满完成了野外资料采集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为今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再添关键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
我国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视角- 作者:苟露峰;杨思维;高强; 出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3(01):57-61
- 摘要:基于我国海洋经济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构建由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9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定量评价,构建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分级评判标准,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
莱州湾海岸带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 作者:宋晓帅;王松涛;吴振;于开宁;张勇;孔祥... 出处:海洋地质前沿. 2017,33(01):43-52
- 摘要: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Ⅰ)、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Ⅱ
海洋跨区域治理与“区域海”制度构建- 作者:全永波; 出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33(01):108-113
- 摘要:海洋跨区域治理源自于海洋治理主体对海洋经济全球化、海洋产业竞争与融合、海洋公共管理问题等一系列海洋经济生产活动变化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和深入的思考,并成为规范促进海洋发展的重要内容。海洋跨区域治理需要参考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功能与手段,明确海洋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能量跟踪控制- 作者:杨健;黄磊;仲伟波;胡敏强;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 2017,32(S1):21-29
- 摘要:针对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特性以及直线电机动子往复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永磁直线电机动子运动方向判断方法的能量跟踪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永磁直线电机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型的搭建和分析,并基于仿真结果设计圆筒式永磁直线电机。进而,提出波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