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库

  •   稳定黄河入海流路必须进行海上治理
  • 作者:修日晨 顾玉荷    出处:海洋通报1994,13(4).-92-96
  • 摘要:

  •   大亚湾大气降尘中污染物入海量的研究
  • 作者:杜完成 何悦强 张观希    出处:热带海洋1994,13(4).-92-96
  • 摘要:首次研究了大亚海大气降尘及其降尘中8种污染物质的入海量。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区大气降尘入海量为4464t.a^-1,降尘中污染物质入海量为84.56t.a^-1。降尘量的大小与陆域距离远近有关,并具有季节性变化。大气降尘中污染物质含量的多寡与陆周围工矿企业污染源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大亚湾海区降尘量较少,大气中污染物...

  •   近海污损生物的调查方法
  • 作者:严文侠 董钰 等    出处:热带海洋1994,13(4).-81-86
  • 摘要:近海海区污损生物调查有浮标挂板法和海上设施采样法,由于近海海区污损生物调查工作的特殊性和艰难性,笔者提出了利用已有的海上设施,尤其是固定式平台来积累近海污损生物资料,以便进行生态学研究。

  •   笔架岭油田滩海公路与潮流的相互作用
  • 作者:张存智 杨连武    出处:海洋通报1994,13(4).-64-70
  • 摘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笔架岭油田滩海公路与潮流的相互作用。根据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认为工程方案I和方案II的条件,潮流均不至于对新修路段产生严重损坏,但就潮流的冲淤效果上看,方案II比方案I更有利于路基的维护,风险探井路(方案II)的走向合理,但必须在跨越大凌河东水道的路段上修筑桥涵。

  •   大连湾近岸沉积物中油类污染的研究
  • 作者:王静芳 韩庚辰    出处:海洋通报1994,13(4).-59-63
  • 摘要:通过1989年11月和1991年11月两个航次的采样和实验分析,研究了大连湾石油污染程度和趋势,指出了油类溶出实验是估价沉积物石油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

  •   珠江口赤潮生物及其与环境关系
  • 作者:林永水 周雅操    出处:热带海洋1994,13(4).-58-64
  • 摘要:样品于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采集于珠江口水域。从珠江口水域鉴定出26种赤潮生物,分析了赤潮生物的季节更替现象,讨论赤潮生物与温度、盐度、营养盐的关系。

  •   海洋沉积物中的再沉积孢粉化石研究
  • 作者:张玉兰 王开发    出处:海洋通报1994,13(4).-50-58
  • 摘要:对中国沿岸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洋沉积物中再沉积孢粉化石的研究,为海洋沉积物来源,探讨海面升降,气候变化及陆缘构造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进入数据库...      请浏览:命中 4681 篇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