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潮流发电机组微观选址- 作者:王丛佼;王锡淮;陈国初;陈建民;陈晶;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 2016,31(15):99-108
- 摘要:针对潮流能发电机组布局依赖经验法、缺乏自主优化而导致微观选址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并结合流场仿真模型的微观选址优化方法。通过对流场的有限元仿真,获取选址区域在原始状态下的流速分布;在充分考虑地形、潮汐和尾流效应等因素的前提
日本海洋科技战略计划与重点研究布局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陈春;高峰;鲁景亮;陈松丛; 出处:地球科学进展. 2016,31(12):1247-1254
- 摘要:《海洋基本法》和《海洋基本计划》是日本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保障,为海洋科技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启动一些重大海洋研发计划推动《海洋基本计划》的实现。重点介绍了日本政府启动的海洋科技计划和参与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归纳分析了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与测度方法的探索- 作者:关道明;张志锋;杨正先;索安宁; 出处: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31(10):1241-1247
- 摘要:海洋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但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因而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刻不容缓。文章介绍了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与测度方法探索研究的阶段性进展,初步构建了基于"驱动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海岸带科学研究- 作者:吴嘉平;郑玉晗;顾佳丽;骆永明; 出处: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31(10):1233-1240
- 摘要:近年来,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海岸带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撑和发展机遇,也在海岸带生产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例举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海岸带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灾害管
中国海岸带及近海碳循环与蓝碳潜力- 作者:王秀君;章海波;韩广轩; 出处: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31(10):1218-1225
- 摘要: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近海海域,生态系统丰富,有巨大的固碳、储碳潜力。由于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多重胁迫,中国海岸带和近海的碳汇过程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文章以蓝碳生态系统及碳汇过程为核心,围绕海岸带及近海关键碳循环过程,探讨碳源和碳
中国海岸带淹没和侵蚀重大灾害及减灾策略- 作者:尤再进; 出处: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31(10):1190-1196
- 摘要: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沿海人口居住密度大、重大基础设施分布稠密、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中国海岸带经常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直接的年均经济损失约为188亿元,年均人员死亡为256人(1989—2015年)。其中
我国海湾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保护策略- 作者:黄小平;张凌;张景平;江志坚; 出处: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31(10):1151-1156
- 摘要:海湾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拥有区位、环境、资源等诸多优势,成为海陆交通枢纽、临海工业基地、重要城市中心和海洋生物摇篮,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维持海湾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近几十年来,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海
|